印度尼西亚政府近期宣布放宽对七类产品的进口限制,以解决过去两个月因进口限制导致的港口集装箱堆积问题。这一措施的实施预计将缓解国内港口的拥堵情况。

放宽进口限制

当局在5月17日宣布放宽对电子产品、鞋类、成衣、配饰、化妆品和家用产品、皮包及阀类装置等七类产品的进口限制。这些产品的进口许可证要求被放宽或取消,允许滞留港口的货物开始通关。

政策背景

去年12月,印尼政府颁布了一项条例,对4000种商品实施进口限制,规定这些商品必须获得许可证才能进口。该条例于今年3月10日生效,导致约70%的国内贸易商品受到影响。

商界的不满与政府的应对

新政策的实施引起了国内外商界的广泛不满,因为新措施增加了企业进口货物的难度。自条例实施后,大量货物因进口许可证问题而滞留港口。印尼经济事务统筹部长艾尔朗加表示,滞留港口的集装箱约有2万6000个。

简化通关程序

根据新条例,货物通关程序将被简化。化妆品、皮包和阀类装置不再需要申请进口许可,而电子产品虽仍需许可证,但取消了技术准证的要求。钢铁和纺织品仍需申请许可,但当局承诺会加快审批过程。

港口作业调整

新条例从5月17日起生效,适用于3月10日起到港的货物。政府已经开始允许被阻滞的货物通关,并要求港口全天候运作,包括周末和公定假日,直至问题得到解决。

结语

印尼政府的这一政策调整是对国内外商界诉求的积极响应,旨在平衡国内生产刺激与贸易便利化的需要。通过简化通关程序和放宽部分进口限制,印尼有望缓解港口拥堵,恢复贸易流通,同时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。政府的快速反应和调整显示了对商业环境和经济稳定的重视,也体现了对国内外投资者信心的维护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